芬兰是一个位于北欧的国家配资资深股票配资门户,紧邻俄罗斯西部,边境线长达1300多公里。值得注意的是,芬兰与俄罗斯的重要城市圣彼得堡的距离非常近,最短处仅约100多公里。圣彼得堡在沙俄时期是俄罗斯的首都,也是当时对外的窗口城市,至今仍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。它的现代化水平极高,可以与中国的上海相媲美,虽然在经济总量、城市建设及人口规模上,它仍无法与上海相提并论。
尽管芬兰与圣彼得堡的距离如此接近,但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一直复杂且紧张。实际上,芬兰曾长时间是俄罗斯的领土,尤其是在沙俄时期。
芬兰的归属与沙俄的统治
在1809年之前,芬兰是瑞典王国的一部分。但随着18世纪初的大北方战争的爆发,瑞典这个曾经的北欧霸主被沙俄击败,失去了大片领土,包括今天的爱沙尼亚、拉脱维亚和圣彼得堡所在地区。1703年,彼得一世在涅瓦河口建立了圣彼得堡,并将俄罗斯的首都从莫斯科迁至此地。由此,圣彼得堡成为了沙俄的心脏,直至1917年沙俄的崩溃。
对于芬兰,沙俄的目标非常明确:它希望将这个与圣彼得堡如此接近的领土纳入囊中。瑞典与俄罗斯之间的敌对历史,也让沙俄在面对芬兰的归属问题时,感到极大的压力和不安。
展开剩余73%19世纪初,随着拿破仑战争爆发,沙俄看到一个机会。在这一时期,瑞典依然坚持站在反法同盟的一边,而沙俄则转而与法国结盟。为了加强与法国的关系,沙俄开始进攻瑞典,最终在1809年战败的瑞典宣布将芬兰割让给沙俄。
沙俄对芬兰的统治与芬兰的相对独立
虽然芬兰被割让给了沙俄,但沙俄并没有完全实施“俄化”政策,反而保持了一定的自治。芬兰名义上归沙皇所有,但实际上它被视为沙皇的“自留地”。芬兰不仅享有较高的自治权,其税收大部分都归自己所有,仅向沙皇缴纳少部分税款。这种松散的统治模式使得芬兰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独立性,这也让沙俄的统治变得相对软弱,直至1917年沙俄崩溃。
芬兰独立与苏联的态度
沙俄在1917年崩溃后,芬兰于12月宣布独立。苏俄当时正处于内乱之中,国内局势非常动荡,因此,苏俄被迫承认了芬兰的独立。虽然芬兰宣告独立,但苏联始终视芬兰为沙俄的领土,不愿完全放手。
苏芬战争与芬兰的顽强抵抗
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苏联试图重新收复芬兰。1939年,苏联决定发动侵略,数十万苏军跨越芬兰边境,企图迅速征服这个“失地”。然而,令人惊讶的是,芬兰顽强抵抗,战争拖延了超过三个月。苏军在战斗中损失惨重,超过40万人死伤,而芬兰的损失却远少于此。芬兰人擅长冬季作战,而苏军的新兵缺乏经验,这使得战争的进展远未按苏联的预期进行。
尽管如此,斯大林仍未放弃吞并芬兰的目标。最终,芬兰决定求和,虽然战争没有彻底胜利,但苏联的战损也让他们不得不接受芬兰提出的和谈条件。芬兰失去了约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,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,作为海军基地。这样一来,芬兰实际上被迫接受了苏联的某些要求,但仍保留了自己的独立地位。
二战后的芬兰与苏联的关系
二战结束后,芬兰为了避免进一步与苏联发生冲突,采取了相对中立的外交政策。1948年,芬兰与苏联签订了《苏芬友好合作互助协定》,虽然芬兰仍保持中立,但实际上它不得不在西方与苏联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。
芬兰与俄罗斯的战略对抗
1991年苏联解体后,芬兰正式摆脱了过去的束缚,1995年加入了欧盟。然而,随着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紧张,芬兰的地位再次变得复杂。2008年,俄罗斯明确放弃了加入北约的机会,转而与西方势力对峙。芬兰此时成为了北约的一个重要“灰色地带”。直到俄乌战争爆发,芬兰才决定加入北约。芬兰的加入直接使得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接壤线增加了1300多公里,这在俄罗斯战略史上被视为一大失误。
随着芬兰加入北约,俄罗斯在西部的防卫漏洞变得更加明显。芬兰的地理位置,使得它在北约与俄罗斯对抗中,成为了一个极为关键的战略点。如果北约真的与俄罗斯开战配资资深股票配资门户,俄芬边境将成为最直接的对抗区域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盈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